为帮助2025级研究生新生快速适应校园生活、筑牢成长根基,学院于9月在余家头校区集中开展了新生入学教育系列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涵盖家国情怀、身心健康、安全保密、学术规范等核心模块,为新生开启研究生生涯提供全方位指导。学院党委书记王崎峰、院长李晓彬、副院长程细得、党委副书记李春梅出席相关讲座,辅导员潘玟竹主持。
家国情怀:理想与实践共进
院长李晓彬面向2025级新生,围绕专业建设与爱校荣校展开讲解。讲座回顾了学院自1946年以来的办学历史,强调其作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的独特地位。他重点介绍了学院的雄厚科研资源与突出贡献,并指出大批优秀校友已成为行业领军力量,活跃于多个国家重大工程前线,有效增强了新生的专业认同与荣校情感,为新生的入学成长筑牢了思想根基。
厚德团左思源以“海洋强国,逐梦深蓝——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历程”为题唤起同学们的家国情怀。他以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标志,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支撑”开篇,点明海洋主权与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梳理了中国核潜艇发展脉络,有效激发了新生的专业自豪感和投身海洋强国事业的决心。
身心护航:健康与心理共筑
关注新生身心发展,原余家头校区校医院院长吴小兰开展健康知识专题讲座,为新生介绍校医院建设体系与医保政策,细致讲解大学生医保与商业保险的报销流程及注意事项,强调医保系重要的就医保障。同时,她深入解读乙肝、艾滋病、肺结核等常见传染病及基孔肯雅热病毒的防治手段,普及实用健康知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孙灯勇教授则以互动方式开场,深入解析了研究生新生与室友、同门、导师的相处之道,并特别指出情商在关系维护中发挥着“微妙而关键”的作用。孙老师着力破除“求助即软弱”的认知误区,强调主动寻求帮助是成熟的表现,鼓励新生善用家人、师友及学校心理咨询等支持系统,提升心理调适能力。
余区管委会王全华老师以“校园水电安全与节能知识”为主题,结合学校水电管理实际与校园安全案例,为同学们提供生活指引。她通过案例强调“禁明火、禁大功率电器、禁易燃易爆物品”的“三禁止”,以及“不私拉乱接、不买劣质电器、不乱丢烟头、不焚烧杂物”的“四不做”,呼吁同学们能将学校要求内化为日常习惯,共同守护校园的安全底线。
安全防线:安全与法治并重
学校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崔之余主讲“筑牢保密思想防线,提高保密基础能力”专题讲座。崔主任分析了新生可能面临的网络攻击、内部泄密等多重保密风险,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核心内容,并结合《防线》微电影案例,强调“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等实操准则,警示新生需规避兼职渗透、社交泄密等保密风险。
杨园街派出所武警官以“筑牢安全防线,护航研途新征程”为主题对新生开展安全法治教育。武警官结合真实案例与警示视频,深入剖析“杀猪盘”等校园高发诈骗形式,揭示诈骗分子的套路与心理操控手段,强调“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的防范原则,引导新生从案例中汲取教训,呼吁大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牢固的防诈意识。
辅导员潘玟竹以“守好安全底线,共建稳定校园”为主题,结合研究生日常管理场景开展九月研学讲堂,对新生进行假期前安全稳定教育。她强调节假日离校、夜间外出需提前告知导师与辅导员,确保行踪可追溯。她提醒新生务必关注网络安全与意识形态风险,规范社交平台言论,呼吁新生以集体荣誉感参与校园安全建设,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氛围。
学术引领:诚信与规范同行
副院长程细得以“诚信科研,求实创新”为主题,开展了学术诚信教育。程院长深入阐释了学术诚信的核心内涵与科研实践中的具体准则,并结合案例解读了学术不端的相关政策法规及其严重后果。他强调研究生作为科研后备力量,需从规范文献引用等小事做起,将诚信内化为精神追求,守护学术殿堂纯洁。
学院研工办袁坤老师围绕“研究生培养计划制定与选课”开展专题指导。她系统介绍了学院网站及研究生院网站等信息平台的使用方法,强调了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的流程,详细解读了本学期选课安排、策略及注意事项,并对学位申请的学术成果与实践成果要求作出明确说明,鼓励新生主动规划学业,充分利用平台资源。
此次系列入学教育讲座是学院落实学校“研途有为,强国有我”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举措,亦是“筑梦启航”新生培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家国情怀、身心发展、安全保障到学术规范,系列讲座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体系,有助于新生明确目标、夯实根基。学院将以此次系列讲座为起点,持续深化研究生新生育人工作,多渠道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与严谨卓越的学术氛围,引导新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强国征程,为研究生新生的全面发展与长远成才保驾护航。
图:刘昊哲 文:吴桐、汪涵 编辑:潘玟竹 审核:李春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