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团建设】能动2204团支部成功开展“体验非遗之美,弘扬多彩非遗”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3-11-10

秀丽非遗,大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智慧。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学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能动2204团支部于115日来到了武汉市江岸区参观师竹友梅馆,与清水湿墨传拓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亮老师交流,了解非遗文化,体验非遗之美。

活动伊始,张亮老师与支部成员们围坐在茶盘前,张老师对于收藏的古砖娓娓道来,每位支部成员认真倾听,这些古砖历史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以明代武昌城砖居多。支部成员们也从中了解到武昌1800年历史。张老师还向同学们讲述了收集古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坚持,让同学们认识到非遗的保护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下去。

古砖不仅仅是物件,更是历史的真正讲述者,而要使古砖“开口说话”,则需要拓片技艺的加持!于是张亮老师亲自展示了清水湿墨传拓这门非遗技能,他以《兰亭集序》拓片为示范,一边做一边讲解具体步骤。清理石砖、浸湿宣纸、棕刷打刷、拓片打墨、取下拓片。通过这5步,石砖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被保留了下来。老师说:“看着简单,要学会这门功夫,要花的时间还不少”只有经历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做到细节完美,真正地成就一件作品。

在张老师的细微指导下,支部成员们们也亲自体验清水湿墨传拓,深入学习清水湿墨传拓步骤以及细微的操作方法,张老师在一旁边示范边引导,最后大家也成功传拓古砖,支部成员在自己动手过程中感受到了这门技艺的魅力。

通过此次活动,以清水湿墨传拓非遗文化为代表,让成员们感知、体验到了武汉当地的非遗文化,激发了成员们的对于非遗兴趣与热情。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增强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通讯员:秦佳淼

摄影:李堂明

审核:吴思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