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院新闻

【卓越远航】我院博士生黄玮隆顺利完成北极野外冰川科考

发布日期:2023-10-10

928日,历时一个多月,我博士生黄玮隆顺利完成北极野外冰川科考任务,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此次经过自然资源部层层选拔,黄玮隆成功入选2023年度中国北极黄河站科学考察队,作为教育部高校的代表于831928日在北极执行野外冰川考察任务,也是此次野外冰川考察小组的唯一学生队员。

1武汉理工大人在北极

冰川物质平衡是研究冰川变化现状最直接和可靠的数据来源,也是对气候变化最为直接的响应,它随时反映着冰川物质积累和消融的关系,是引起冰川体积和径流量变化的物质基础,也是气候变暖、水文特征和冰川动态监测研究的重要内容。冰川物质平衡的气候敏感性研究是预测冰川未来变化趋势的关键因素。此次野外冰川科考主要围绕中国目前在北极地区仅有的2条监测冰川Austre LovénbreenPedersenbreen展开。考察任务主要包括:冰川物质平衡花杆的布设与观测、冰川自动气象站的恢复、完成冰川前沿雨雪量计的安装、冰川不同位置冰流速及冰/雪下垂直温度的现场测量等。

2野外冰川作业

由于疫情原因,北极黄河站科学考察中断了4年。本年度北极黄河站科考是疫情恢复以来的首次科学考察。此次考察时间紧、工作量大,所有设备需人工搬运上冰川,对野外科考人员的体力有较高要求。野外冰川小队克服低温、大风、厚积雪及北极熊的困难与危险,圆满完成科考任务。

据悉,黄玮隆是我院钱作勤老师的博士生,钱作勤教授在极地海冰传热和强度以及海冰、结构物碰撞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目前有多位博士、硕士从事该方向的研究。钱作勤教授曾于2010年、2013年和2015年三次参加我国的南、北极科考,在该研究方向上曾获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极地战略基金,近年来和719所、701所、哈工程等军工单位开展了多个项目合作。

黄玮隆作为学校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培养博士,由钱作勤教授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闫明研究员共同指导,博士研究方向为北极冰川表面物质平衡与能量平衡,此次科考也是黄玮隆对其导师极地探索的承继

(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